本报讯 去年女作家虹影的长篇小说《饥饿的女儿》因“一女二嫁”的官司曾搅得沸沸扬扬,今年再看此类书已屡见不鲜。周国平的《妞妞———一个父亲的札记》是几年前书市中的一本畅销书。最初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,后收入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的《周国平文集》,再后来广西师大出版社又出版了该书的图文本。皮皮的《比如女人》也从春风文艺出版社撤走,被南海出版公司接手。
旧书新装形式有多种。有的是版权中止,如铁凝的《大浴女》,与春风文艺出版社中止版权后重新授权给江苏文艺出版社;有的是修订本,如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饥饿的女儿》,即是上海文艺出版社长篇小说《十八劫》,只不过改了书名,增加了两万多字;还有的是配插图或加漫画,如广西师大出版社的《妞妞———一个父亲的札记》以及尼采的《悲剧的诞生》。有限的出版资源被重复利用,对于出版社来说,“陈酿”诱人却难免要担当风险。南海出版公司《比如女人》的责任编辑杨雯说,原先的版本已形成了相当的市场覆盖率,又受盗版书的冲击,新的版本实际上是在夹缝中生存。陕西人民出版社总编办主任王敏说,学科类图书出版少人问津,畅销书却有多家出版社变着花样竞相出版。出版社跟市场接轨没错,但这样就有点泛滥。国外一些出版社在版权独有后可发行到成百上千万册书,而国内500多家出版社却在争抢一块蛋糕,这种重复出版是机构设置小而全的结果,是现行的出版体制存在的问题。但是,中国毕竟太大了,一本书不可能覆盖全国市场,出版社竞争的手段五花八门,最后肯定能得到一点“蛋糕”,所以乐此不疲,作者也可多得一次版税,又何乐不为。
对于作者来说,也利弊两说。作家潘军去年出版了16本书,另外还有出版社争相出版。他说,一方面读者的选择范围大了,可以方便他们的购买和阅读,另一方面,一本书中也许只有两篇文章是新的,这对读者来说就可能造成浪费。作家池莉也一直认为写作就是写作,出过的作品重复再出是对读者的伤害。
评论家李陀说:“阅读在复制时代被改造,变成一种消费式的阅读,这和在文字阅读中形成的传统阅读性质很不同,这种不同很难说是一种进步。”但从今年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看,村上春树的《挪威的森林》、高阳的作品等一批“旧书”的版权易主,都表现不俗。江苏文艺社的《大浴女》订出9000册;而高阳作品找到新“东家”三联书店之后,也订出4000套左右。